怎麼說呢?各界大讚《神力女超人》,說DC改編的系列中終於出了一部揚眉吐氣的電影,票房目前看來也相當亮眼。我看完感想是,《神力女超人》可以說是現代超級英雄電影中的最美麗史詩。是的,又美麗,又殘酷。

 

(本文牽涉電影劇情,未觀看者請斟酌點閱)

 

  黛安娜自幼生長在亞馬遜一族的天堂島,是亞馬遜女王的唯一子嗣。天堂島上清一色女性,卻個個都是驍勇善戰的戰士。一天,一名人類男性闖入天堂島的結界,帶來人類世界正陷入混亂戰爭的訊息,黛安娜深信亞馬遜一族的天命是消滅帶來人間混亂的戰神阿瑞斯,即使遭到女王的反對,卻仍然堅持信念,要離開故鄉前往人類的世界。

  故事很簡單,對吧?

  踏上旅程的她以純粹的雙眼看見戰爭的殘暴,但也看見人性中的勇敢與愛。但以超級英雄電影來說,這部電影能看的角度很多,可淺嚐也可深入。

  就我看完的感受來說,首要感動的第一點是《神力女超人》的女性視角,在現今充滿陽剛味的超級英雄電影中,是相當獨特的。

  除了細描黛安娜的溫柔與良善等等充滿女性特質的性格之外,有相當多的慢動作鏡頭,將女戰士們定格成一幅幅圖畫,不僅是黛安娜的身影,亞馬遜女王及其姊妹在空中飛躍、旋身,每顆動作鏡頭都不禁讓人想起古代神話的繪畫,屬於女神們的柔軟身段,又有戰士們堅毅果敢的氣質。

  雖然有些動作可能看起來沒那麼流暢,但我覺得瑕不掩瑜。

  黛安娜被隱藏起來的神族身分,在被阿瑞斯揭開時將整部電影的格局提升到遠古神話或史詩最常見的核心命題──善與惡的對決。但電影又不是只將善惡侷限於黛安娜與阿瑞斯,而是在一戰的故事背景之中擴大善與惡的陣營,這兩個神只是兩方陣營的代表而已。

  而善惡陣營的劃分無分國界。我一開始以為德軍的魯登道夫才是阿瑞斯,但英國這方的(路平教授),呃我是說,派翠克爵士竟然才是阿瑞斯的真身!

  他無所不在,在人的耳邊呢喃給他們植入一些挑起黑暗面的點子,魯登道夫與毒物博士並不是被阿瑞斯控制,而是禁不起惡的誘惑,做為誘惑者,將阿瑞斯看作惡陣營的頭頭也不為過。

  另一面,史提夫則是秉持善念的一方,他站在黛安娜旁邊雖只是個配角,但他事實上就是凡人版的黛安娜,與史提夫一同去搗毀兵工廠的隊友們都是。黛安娜在這一層面來說,就是愛與善念陣營的象徵。

  這樣一看,整部電影的格局便被提升了。而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沒有人能否定黛安娜就此成了和平與愛的象徵,而這也是那些神話中的神的功用。身為神族的超級英雄中,只有黛安娜完成這個身為神族英雄的使命。

  不過,電影並沒有將黛安娜高高捧上神座,它賦予了她與凡人無異的心。她對沒見過的世界感到新奇,秉持著心裡的信念卻仍然遭受打擊而墮落,她愛人卻也對人憤怒,是良善的卻也有黑暗面。

  希臘神話之所以特別,正是因為希臘神不僅只是神,還有與人類相似的七情六慾。我猜《神力女超人》原著背景挑選了希臘神話不是沒有理由。

  最後一場決戰非常有意思。

  史提夫為了銷毀毒氣而犧牲自己,喚醒了黛安娜心中的憤怒,她差點就墮落,陷入阿瑞斯的陷阱,對毒物博士報復。但她想起了史提夫離去前對她說的每一句話。

  這段戲看起來有點狗血,但其實意義非凡。

  她有能力向奪走所愛的世界報復,但她卻沒有走上這條路,最後喚醒她良善之心的是史提夫的愛語。在人類存亡都決定在黛安娜一念之間的那一刻,是愛拯救了世界。

  這部電影雖然很美、很正面,提倡愛甚至有點反戰,但卻也殘酷到令人心痛。黛安娜原本深信打倒阿瑞斯,世界將恢復和平,但各位,我們都知道那場戰爭叫做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為後來又發生了第二次,而阿瑞斯已經死在第一次了,為什麼還會有第二次?

  黛安娜初到人界,看見戰爭的死傷,她捨命救回來的人類一夕之間又全數死去。當觀眾能了解天真的黛安娜想將全世界人類的生命都背上肩,卻又看著她無力阻止他們被殺害,這不僅是因為阿瑞斯的計謀,而是人類天性中的殘忍時,沒有人能說這部電影只是在說一個女超級英雄的故事。

  《神力女超人》確實達到了我以往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無法獲得滿足的那些期待,它不只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題外話。

  我正好是看過《世紀天才:愛因斯坦》影集第七集之後才去看這部電影的,與《神力女超人》的共同點是,都著墨了一戰中德國使用化學武器的這段歷史。不同於《神力女超人》中開發毒氣的是女性毒物博士(我認為這位博士被改編成女性也是為了與黛安娜做有趣的對比),歷史上為德國開發毒氣武器的是一名叫做弗里茨‧哈伯的猶太裔德國化學家,他不僅研究發明了肥料的製作與使用,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很諷刺,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