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看過知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執導的《鐵達尼號》電影,那是對男女主角間愛情與現實的掙扎拉扯還無法理解,也體會不到的年紀,但我還記得電影後半段帶給我的諸多震撼。那時候的我還不太能明白船難死傷人數的意義,內心卻有一個很鮮明的疑問:那些人的故事呢?那些人也有故事嗎?

  這個疑問隨著我年紀增長,在每一次重看電影時,逐漸加深卻又無解。

  沒有想到身為音樂劇菜鳥的我有幸能找到這一題的解答。《鐵達尼號》音樂劇不僅帶來更加完整的船上故事,更是改編罹難者與倖存者的真人真事,帶入人性面臨危難時的可悲與可敬,透過音樂與歌曲揉合出悲傷卻又透著溫柔微光的感人戲劇,而這些體驗無法在戲院外的其他地方複製重現。

 

  不同於電影聚焦於男女主角二人的愛情,延伸出二人身後不同的身家階級與背景環境,《鐵達尼號》音樂劇藉著展現不同艙等的旅客、不同職務的船員,勾勒不同族群搭上鐵達尼號的動機,進而開展出每個人物的性格、過去與想望,是一場十足生動的群像劇。雖然是群像劇,卻不會讓人覺得故事零散而無法聚焦,不僅是因為他們都在同一條船上,或許也是因為他們無論是在劇中的行動或是台詞,都有著明確的共同指向:

  「鐵達尼號是一艘夢想之船。」

  當劇中無論來自哪個階級或職務的人重複明示暗示這點,觀眾如我肯定也會在這充滿明亮而輕快的前半場中不斷感受到漸深的不安──尤其伴隨著被頻繁忽視的冰山警告。

  戲台上的夢想之船,在戲台下觀眾的後見之明卻是一艘夢碎之船,成了整個戲劇體驗中很有趣的對照體驗。台上(船上)的人們各有不同的性格與人生追尋,卻上了同一艘船,對船有一個共同的美好期待;台下的人們也各有不同的性格與人生追尋,卻齊聚一堂看同一齣音樂劇,對即將沉入大海的船帶著深切的不安與悲憫。

  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齣戲劇,還在一些小地方找到劇本嘗試與觀眾對話的用心。有些隱喻被藏在對話或歌曲中,或者沒有在比喻卻巧合地驗證觀眾的某些預見。比如伊斯梅先生與船長漸增的傲慢,對比安德魯斯先生逐漸明示的不安甚至最後的譴責,或者在船上做禮拜時船長帶頭唱的聖詩裡有著諸多不祥詞彙,比如「怒海」或「沉溺」;我也喜歡每一對男女的情感都對應著每一段關係的不同階段或不同狀態,也有如同鍋爐工貝雷特那樣單向,觀眾找到最接近自己的位置(即使大家最喜愛的是史特勞斯老夫婦),將自己放入劇中,在心裡悄悄給予後見之明。

  除此之外,這次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演出,有些段落還有安排演員從戲台上到戲台下的演繹方式,比如搬運貨物的演員在戲台上下忙碌穿梭,或是坐救生船逃難的旅客分散舞台下唱出最後的歌曲,象徵飄散在海上等待救援,也讓戲台下的觀眾得以藉由這樣的方式更加融入戲劇,和戲劇產生心理上的互動,真的非常有意思。

  不過,我認為全劇最重點也最感動人心的,還是〈Godspeed Titanic〉這首歌曲。從開場到終幕也就演唱了這麼兩次,卻發展出了完全不同的意境。開場那種宏亮壯闊的表現方式,是為夢想之船歌頌的歌曲,也是為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標與夢想歌頌的歌曲,但在終幕前的那一次,搭配舞台設計上罹難者與倖存者的區隔配置,更是傳達出這首歌曲成為了一首有所背負的祈願之歌,願生者接下來的路途一帆風順,願逝者得以安息沉眠。而歌詞中的「你」,從意指鐵達尼號本船,到罹難後倖存的每一個「你」,意義非凡而且異常的真摯動人。

  

  我終於相信在網路上流傳的一個說法:一個人一生進舞台或戲院去看舞台劇的次數,只會是零次或者無數次。

  這是真的。即使我在戲後從Spotify上找到了應該是Broadway版本的全劇曲目,聽著還是跟在看劇時的感動有所不同──當下臨場的參與感,完全沉浸於整個戲院空間和戲劇構築出的另一個次元,這是純用耳機聽歌曲享受不到的。非常推薦有生之年去看一場音樂劇,把自己完全丟進演員的演繹、戲劇故事的展開,和音樂歌曲在內心裡帶起的撩動與漣漪,那會是很棒的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