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讀過原著小說的狀況下,看見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再加上娜塔莉‧波曼第一次自導自演的作品,怎麼看都很吸引人,於是就毅然決然地衝了電影院。
故事背景在二戰後以色列初建國時代的耶路撒冷,從電影中以近乎阿默思對母親的回憶錄形式,述說著他童年時期的母親印象。他母親對他述說的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其隱喻,每一則故事中的痛苦、毀壞,都反映出了范妮雅在現實中那些不輕易外顯的苦痛。
電影中時常可以看見非常多意象式的鏡頭,用以描述范妮雅的心境轉變,唯美猶如夢境般夢幻,這些美麗的鏡頭就像是范妮雅期待的世界,與真實的殘酷樣貌有所不同,也因為虛幻的期待與實際狀況產生了落差,如詩如畫的世界無法實現,取而代之的是不間斷的戰火與砲彈,於是范妮雅的心靈逐漸扭曲變形,最終迷失在精神疾病之中,鬱鬱而終。
原本會觀看這部電影,是因為私自期待這是一部由小人物受大時代動盪而展現無奈的作品,然而實際看過之後,以色列建國之後在耶路撒冷的困境,其實電影中剖析的並沒有很深入,點到為止。
唯一較為深入的表現是,猶太人們聚集在廣播前聽著聯合國投票是否贊成以色列就地建國,而投票通過的那一瞬間,猶太人們臉上的欣喜與范妮雅臉上的茫然很是對比,那是一種預見的手法,電影裡的故事是過去的時間軸,而我們知道後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關係只有每況愈下,因此范妮雅的表現更加深了那一層惆悵。
在種族衝突中也與時代背景的交代一樣,帶著太多的暗喻對比並且匆匆帶過,做為一個猶太男孩與阿拉伯女孩相遇之後發生的悲劇作為結尾,開放給觀眾無限的延伸想像,卻也變成電影主題的一個旁支,並非核心。
若以回憶錄的形式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就能理解大時代背景與種族衝突的議題被淡化處理是合理的考量,若主體是阿默思對母親的緬懷與悼念,那麼這些背景與議題隱憂就不該刻畫得太深,掩蓋掉了范妮雅作為阿默思回憶中的光芒。但即便是回憶錄的形式來看,這部電影企圖涵蓋以色列國家艱困坎坷的野心,在零碎與片段的處理中,看來並不是很成功。
雖說如此,以娜塔莉‧波曼第一次導演電影的成果來說,這部電影仍然有其可看之處。當然,她本人的演技仍然是深刻,而且觸動人心的。
由阿默思的回憶,重現一個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小家庭,是我們從國際新聞中窺探不到的、深入了解以色列環境與歷史的重要資料之一。在寫意手法闡述的范妮雅內心世界,或許可以擴展出當時以色列人對於自我定位的迷惘,猶如電影名稱所述「愛與黑暗」,一體兩面而且接踵而來。
配樂上個人很是喜歡,那種幽暗的曲風甚至可以說是觸及了心靈,深刻、感人。尤其是范妮雅在雨中與想像中的男人共舞的那段配樂,清脆的琴鍵跳躍如雨也像投入死亡懷抱的踉蹌腳步,與鏡頭拍攝出的唯美舞步,交織出很深很沉很痛的死亡之舞。
整體來說,我個人算是喜歡這部電影的。雖然我後來發現,我可能喜愛它的原聲帶勝過電影本身。
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