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這部電影剛上映時,美國發生的那件時事造成了不小的轟動,然而在台灣的票房仍然創造佳績,在看之前也偷看了一些影評,一半一半的好雷負雷都踩過,今天終於有空來分享一下我的觀後感啦!
(內文牽涉電影劇情內容,文長,未觀看者請斟酌點閱)
雖然和《黑暗騎士》播映的時間相隔有幾年之久了,以悼念哈維‧丹特之死為開頭,讓人以為小丑的黑暗扭曲只是昨天的鬧劇,《黑暗騎士》的結尾還在心中迴盪無法平復之時,今日的高譚市又面臨了更加深淵的地獄。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終於也畫下句點,而在終點登場的耳熟能詳人物還挺多的。
首先是貓女。在1992年提姆‧波頓版本的蝙蝠俠中,蜜雪兒‧菲佛飾演的貓女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經典,如今由同樣在我心中是女神等級的安‧海瑟薇飾演我完全可以接受,而且相當讚賞安的貓女。不同於以往系列中的貓女,諾蘭將這位女性改編成為一個劫富濟貧的女小偷,沒有九條命可以死,所以在電影中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她在蝙蝠俠面前展現的懦弱。最後決定和蝙蝠俠並肩作戰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我內心的感動啊!安的演技非常好,稍嫌不足的地方大概就是戲分沒有想像的多。
再來就是曾經在1997年喬‧舒馬赫版本的蝙蝠俠中出現過的班恩。他從以前的無腦大塊頭破壞狂,搖身一變成為高智慧犯罪的一員,雖然偷偷在高譚市下建築地下都市一直讓我想起同1992年版本中現身的企鵝先生(笑)。還記得班恩出場時,是毒藤女的跟班,而在諾蘭版本中,班恩也有個跟隨的人,但與其說是被利用的棋子,更像是個擁護者和守護者,是個在最後逆轉觀眾觀感的悲情角色。題外話,飾演班恩的,出乎意料的是在《全面啟動》中飾演伊姆斯的湯姆‧哈迪,真是苦了那張有點壞男孩調調的帥臉,不過也確定湯姆‧哈迪加入諾蘭黨(?)了!
再來是羅賓。還記得小時候看了1995年同樣是喬‧舒馬赫版本中羅賓的初次登場,真的是被那個馬戲團小夥子迷的跟什麼一樣。不過,諾蘭版的羅賓真的是個隱藏版角色,他在整部電影中相當活躍,卻在最後才告訴觀眾他就是羅賓,而且還是個警察而不是馬戲團團員。和班恩的地位一樣,在諾蘭版本中羅賓也被昇華,從跟隨者和助手變成了蝙蝠俠意志的繼承者。布魯斯之所以成為蝙蝠俠,是因為內心那股對犯罪的憤怒與復仇,從中衍生出對正義的執著,而羅賓單純的繼承了後者,或許高譚市的騎士將來不需要一直躲在陰暗中了也說不定。一樣題外話,飾演羅賓的是《全面啟動》飾演亞瑟的喬瑟夫‧高登‧李維。嗯,諾蘭黨確認!
如果說黎明前的夜晚最黑,那麼《黑暗騎士》只是剛入夜的夜晚,而這部第三集才是真正黎明之前的夜,兩個小時極具深黑色的壓迫感和沉重真的會把人的精神壓得喘不過氣,但也因為蝙蝠俠的存在猶如黎明,看著他掉入反派的陷阱、克服自己生理與精神上的障礙而再次重生以及那義無反顧的犧牲,你便會知道黎明已近。無論是劇情節奏和緊密度,或是人心深度都可以說是集結前兩集的大成之作。
尤其貫穿了三集的那一句關鍵台詞:「Why do we fall?」最具共鳴。這一集中,這句一直潛藏在布魯斯心中的台詞出現在他被關在地牢中的那段劇情。
先說說這地牢好了。那個號稱沒人逃的出去的地牢,到底是誰建來囚禁誰的就不吐槽了,但那就是一切悲劇的起點。人們都傳說忍者大師(如果還記得第一集,就會想起還有個影武者聯盟,老大就是那個忍者大師,同時也是布魯斯第一次離家出走時在國外遇見的修行師父)有個孩子,他在那個地牢裡誕生,也是唯一爬上高牆逃出地牢的人。不是我在說,那道牆真的很高,為了以防摔死每個爬牆要越獄的人都得綁安全繩,布魯斯當然也是這樣試了好幾次都失敗,總是敗給一個跳不過的空中台階。
就在最後一次嘗試之前,有位老者告訴他那個孩子是怎麼逃出去的。其實白癡都看得出來,繩子很礙事,因為繩子不夠長,被綁住的自己當然跳不過去那個台階。但是如果沒綁繩子,又沒跳過去,不就玩完了嗎?老者就是對布魯斯說逃出去的孩子沒有綁繩子,孩子一心只想逃出黑暗,而那份執著讓他逃出去了。布魯斯當然最後也沒綁繩子的就去爬牆了,而那成功的一躍真的讓我哭到不能自己,雖然我還真的不知道我在哭什麼。當下我只跟著布魯斯想起了那一句「Why do we fall?」
劇本值得讚賞的另一個點,雖然看個一半就有猜到了,但還是被那個敘述性詭計震撼到不行。關於逃出地牢的孩子的故事,整部電影鋪陳的都好像是班恩,但其實在看的途中被透露出的孩子的朋友為了保護他而臉部受傷,我就想到了。對啊,班恩的原型不是毒藤女的跟班嗎?那麼就對了啊,班恩不是逃出的孩子,而是孩子的朋友和守護者才對。那麼逃出地牢的孩子是誰?
來談談一位諾蘭版蝙蝠俠才有的角色,由瑪莉詠‧柯蒂雅(《全面啟動》飾演茉兒,諾蘭黨蓋章!)飾演的米蘭達‧泰特。她是布魯斯的韋恩集團核能開發計畫的合夥人,途中也打動了布魯斯隨著真愛死去的心,但卻在最後決戰時給布魯斯捅了一刀。是的,開發核能計劃是為了製造一顆貨真價實的核彈,「她」才是那個逃出地牢的孩子。雖然早有看出一二,卻還是哭了啊!撇開忍者大師什麼鬼遺志,光是想像從沒見過太陽的孩子怎麼渡過牢獄生活、怎麼看著母親被人玷汙、怎麼看著守護自己的朋友被毀容,就沉重的快無法呼吸了啊!她和班恩之間的深刻牽絆,不是和毒藤女那樣的簡單和勢利,諾蘭很巧妙的給了班恩生命和情感,根本給了舒馬赫一記回馬槍!雖然他們死前口中還是掛念忍者大師,但他們的眼中只看著對方,就算不是男女情愛,但那份愛是真實的、令人動容的。
當然,讓人哭的話還得提阿福爺爺。麥可‧凱恩是在麥可‧高夫(1995、1997)之後,最會讓人哭的阿福爺爺了(哭)。為了布魯斯,他可以做一切可能被憎恨的事,那些逆耳的忠言、還有擔心都很真誠。尤其是布魯斯決心讓蝙蝠俠復出打擊班恩時,他語重心長的那些話真的讓我哭到不行。身為一個將主子帶大的管家,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更近似於爺孫或是父子,他們是家人。所以當阿福說他想看到的是過著平凡幸福生活的布魯斯而不是因為仇恨和執著而傷痕累累的黑暗英雄,還被死小孩(?)不諒解時,真的是為他捏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啊!
講了那麼多這部電影的好,終於要來說說不好的地方了。
老實說,這系列整體看來連結度真的不夠高,尤其是第二集的《黑暗騎士》,以系列作而言根本可有可無,諷刺的是,第二集卻是讓我覺得最經典的一集。硬要說連結度在哪,就是那個影武者聯盟了吧?還以為在第一集伴隨著忍者大師的便當,這聯盟的路線也說掰掰了,殊不知第三集又一記回馬槍說那個才是主線啊!角色的安排和處理雖然很好(上面提過),但是無意義的片段真的太多了。
例如:封鎖高譚市不準市民進出,讓自夥兒人開很多車到處跑,放話說某顆即將爆炸的核彈就在某台車上(或是市區某個角落我忘了),想活命、或是想對說謊的哈維‧丹特和高登警官(一個殺人兇手一個隱瞞真相)復仇,就趕快去把炸彈找出來把高譚炸個粉碎吧!就算你們不找,時間一到還是會被炸的啦哈哈哈!順手送了唯一可以拆炸彈的科學家便當後,就開始拖時間囉!
都不忍說在操縱人心上,這夥人根本不如小丑!再說,小丑又沒死,在放出囚犯的時候小丑怎麼沒出場啊對不起,我真的不是想cue希斯‧萊傑!
結果還不是在等布魯斯逃獄回來,編劇你們自己說說,讓炸彈早點爆炸很困難嗎?!等布魯斯回來再讓他自己把自己炸掉是很好騙了我很多眼淚啦,但其實真的很無理啊欸!再說了,不是說了有人隨意進出高譚市照樣引爆核彈嗎?結果也沒有嘛!也是啦,如果布魯斯回來被抓到,核彈就爆炸那他幹嘛回來。總之這劇本的架構打從最基礎的地方就有BUG啊!
吐槽歸吐槽,但我還是很捧場的從頭哭到尾(囧)。
當然,Hans Zimmer大神的配樂還是最神級的啊!無論是布魯斯跳過地牢的台階,或是駕著飛行器帶著即將引爆的核彈遠離高譚市,配樂都配的剛好很催淚(艸)。
然後,我一直很疑惑,那座羅賓和警察僵持不下的橋,就是《全面啟動》中第一層夢境車子墜落河裡墜落個一小時的那座橋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諾蘭黨黨員出現太多而產生的錯覺?連橋都不放過,諾蘭黨黨主席你不要太超過啊你!
然後,說到諾蘭黨黨員,優秀的席尼‧墨菲黨員在這一集當然也有客串啦~他根本是這系列作裡唯一有做到連結三集的工作(不)天啊我真的不想再看到你了啦席尼XD
累了,想必你也看得很累,那我就停在這兒吧,以下附個預告片及配樂。
▲ 其實那個專注得分的球員身後配著一直在崩塌的地板我有笑(爆)
▲ 配樂〈Why Do We Fall〉的延長版本
「Why do we fall?」
並不是為了再次墜落,而是為了學會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