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是十幾年前我第一次讀了這本書,就喜歡到現在的。說來緣分就是這麼微妙,這本書我在租書店租過之後就沒能再見到它,一直到某次在臉書上刷到悅閱小說市集的活動,書單上竟有這本書的名字,當下我還想說是否只是剛好同名,再看作者是謝枯蘭,確認的當下真的滿滿感動,後來也順利購得了紙本書。

  這本書有兩個版本,倍樂出版的紙本是燃炭版,悅閱上除了這個版本之外還有燃煤版。依照書中世界觀的設計,燃炭的引申義是日久生情,燃煤則是一見鍾情,我個人兩個版本都看過兩至三次(雖然燃煤版的仍未完結),仍然喜歡當初一見鍾情的燃炭版,而這篇讀後也是針對燃炭版。

 

(本文牽涉小說劇透,請斟酌點閱)

青龍帘

  

  故事的其中一位主角是在博物館工作的民族學家,另一位則是前者的研究對象,瀕臨絕裔的層雲族人,二人在長久的生活之中逐漸發展情感,到最後才意識到彼此都有那份情意,關係才得以開花結果。

  說來也是非常、非常簡單的情節,作者獨特的筆法卻能勾動讀者的心,引起很深的共鳴。謝枯蘭的文筆極好,不見什麼特別華麗艱澀的用字,簡單的一兩句就帶出人物的深刻心思,比如符希織了青龍帘送給絹,絹在端詳帘子的時候特別擋住了臉,作者筆下的符希看不見絹的表情,讀者也看不見,卻藉由絹遲疑好幾刻後的「我很喜歡」推測出他沉默背後的百轉心思,這樣的刻寫方式隱約中帶出了兩位要角的性格,符希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對他人很遲鈍;絹獨自一人生活堅強卻寂寞,不善表達又靦腆,兩人一來一往帶出的所有細節都美得令人心動。

  這樣的筆法在將伏筆建構在層雲族龐雜的民俗傳統上,也有優勢。《青龍帘》的唯美不在作者所使用的字句或修辭,而在它的內涵,很多細微的情節隱晦而內斂給了讀者想像空間,故事又精準推進不至於讀者們有過多藍色窗簾,對從事業餘創作的我來說,這樣的手法非常厲害;另一方面,層雲族的傳統無論是九重懷衣、紳帶或是成人房門外的掛帘都有雙重意涵,帶出的不僅是文學創作的高度手法,還揉合了民族學/人類學的深度,上述燃煤、燃炭的引申義就是這雙重意涵下的具體產物,也帶出在其中相當吃重卻從來沒有明講的「象徵」。比如紳帶既是「晚霞」的象徵,也有著「我迷戀著你」的第二重延伸意,而這內裏的第二重指涉的是一個人內心的狀態或想法。似乎對層雲族的人來說,世間萬物都能表達心思,竟也是一種如煉金術哲思古言的境界:「如其在內,如其在外;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這神奇的內外合一的過程,在符希替絹織青龍帘時更是淋漓盡致。他動手製作層雲族已經失傳的織品,在反覆的製作動作中頓悟了青龍紋的表面與內裏,甚至將自己對絹的所有情感投射其上,織品就不再是織品,而是乘載人心思意念的有心之物,而利用各種花紋傳達意念的思考過程,正與創作神似,民俗手工藝與藝術被銜接起了關聯,而讓這本書有了別種角度的哲思。

  話說,雖然這本書叫做《青龍帘》,符希卻是為了紳帶而跟絹結緣,以人物感情上來說,紳帶的地位比青龍帘還要重要,但論及情慾,帘就重要多了。這也是這部作品有趣的地方,它很清水,談到情慾的時候甚至是用象徵帶過,卻仍然能達到情色的效果,也是一絕。

  另一個有趣的部分是,層雲族成人房上的掛帘竟以性傾向而分為五種,更引起興趣的其實是白虎帘。在書中白虎帘的延伸是獨身主義,十幾年前看我還不知道無性戀族,相關的概念也還未普及,如今重讀猶如醍醐灌頂,而且更加佩服作者在這方面考慮了無性戀族群的遠見。

  不得不說,這樣短短兩百多頁的篇幅中,作者想說的話很多,卻不紊亂且整齊有序、環環相扣。在符希與絹是一對相互喜歡的人之前,他們是研究者與被研究對象,作者在有限的故事篇幅之中,利用華團學姊的經歷帶出了研究倫理的角度,研究者與被研究對象的距離該如何取捨成了一道難題,橫在符希與絹的中間,也成了感情的阻力。華團的難處也發生符希身上,不禁讓人想像起是否所有的民族學/人類學者都會有這樣的反思,而這道題目在我先前讀的《憂鬱的熱帶》裡似乎是缺席的。

  而在華團與少數民族情感糾纏的支線上,多多少少也看出召凱族有著台灣原住民族的影子,而華團迴避召凱族請她回去探望長輩的要求,或許是愧疚、心虛,害怕自己成了利用少數民族感情做研究,也害怕過於深入民族卻無法真正改善他們的生活處境,夾在兩難之間的華團學姊沒能像符希那般找到比較輕鬆解決難題的答案,身為女性所以沒有失敗的理由,於是她表現出功利傾向,無法回應召凱族是她為族人的感情,她將關懷補償式的投入給另一個抗議政府興建水壩的民族,看似無情,卻更像是踩住了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那條底線,這樣看來,也就沒什麼好跟勇於跨越界線追尋自我的符希相比的了。

  

  總的來說,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本奇書。不僅是我讀過最喜歡的BL,也是我對民族學興趣的啟蒙,當然寫作手法更是我學習的對象與目標,而它即使清水無肉,內容豐富讀來相當充實,層雲族的雙重抽象文化、與兩位主角間感情上的拉扯進退,也讓這本書成了可以一讀再讀、反覆咀嚼的美味好書。

arrow
arrow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