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金馬獎上蔚為話題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以曾為學運領袖之一的陳為廷,與在台的中國留學生蔡博藝為主要記錄對象。

 

 

  紀錄片集結多年以來他們在台灣參與社運的畫面以及幾段簡短的訪談,逐一拼湊他們曾經付出的青春,挖掘他們內心對於自己與未來的企盼與展望,也還原他們如何過於接近太陽而從天摔落。憑著一腔熱血躍為眾人注目的對象,他們的心路歷程是如何,導演傅榆用畫面記錄了下來。

 

  這不是一部看完之後會有鮮明想法的紀錄片,而這似乎顯示,它正正指出在相似年齡的台灣年輕族群中,普遍存在的迷惘與焦慮。當導演的旁白在紀錄片中透露她懊悔與愧疚不能參與更多,或者對未來的困惑,甚至連紀錄片的呈現無法達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標,都成了一種象徵,壓抑在台灣年輕人心裡的、關於無法找到自我的無所適從,難以化作語言被好好說出來的那些,通通透過這樣的影像與紀錄,在現下眼前的電視螢幕中鋪展。

  即使紀錄片有主角,觀看的人,尤其是參與過、關注過太陽花學運的人,都能輕易的在電影中看見某樣東西的縮影,像是理念在人身上施下的力道,如何讓一個人成長,又如何活生生扭曲那個人的正直與天真。

  這著實是我們曾經擁有的「青春」,在「台灣」。

 

  很有趣的是,紀錄片中的主角,一位是道地的台灣人,另一位則是見識過台灣社會如何具體呈現民主自由價值的中國人,這形成一種很有趣的對比。

  我好奇的是蔡博藝這位勇敢的中國女生,她的文章至今在社群網站仍能看到有人為了表達、佐證他們所要傳達的理念而轉傳。但我一點也不認識中國來台的留學生。當我離開大學的時候,校園裡還沒有太多來自中國的同學,當時的我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能夠強烈意識到他們背後的那個國家,蔡博藝確實提供了一個讓人可以認識這個族群的角度,藉此拆除對中國留學生的恐懼,進而可以找到理性溝通、傳遞價值的可能。

  

  但,那是這紀錄片上映之前的事了。

 

  我無法評論這部紀錄片中的所有內容,因為我們還身在其中。

  從動盪的今年,西元2019年回顧這兩個人為理念付出的心力與身影,我想著的是遠在香港參與每一場反送中遊行的、看不清楚臉龐的香港人。

  以當今的國際局勢回顧這部紀錄片,我們是否清楚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或許我們都期望著一個未來的模樣,但我們知道該怎麼實現這份冀望嗎?迷惘仍在,焦慮也是,這是否意味著這裡終究是一塊充滿迷惘與恐慌的土地?

  比起對未來的不確定,有時候我更確定生在這個地方、這個時代是與生俱來的詛咒。

  我的青春就要過了。我仍看不見這座島未來將會是什麼樣子。

 

  要說《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帶給我什麼,我會說它給了我更多的問號。

  它沒有讓人更肯定的抓住什麼,或更確切的知道可以、或應該做什麼,但我想點出迷惘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台灣的人們,不僅年輕人,也包含中老年齡層的人,普遍擅長自欺與逃避,有些人說是鄉愿,有些人說是愚昧,如果一部紀錄片可以將這些困惑、迷惘與焦慮,藉由兩個代表人物的崛起與墜落而赤裸呈現,進而給予觀者一個機會,得以面對這份雜亂不堪的心情,或許離下定決心、確定自己是誰,也不會太遠。

  那就像一道從很悠遠卻又很靠近我們的時代傳來的,嚴肅卻又溫柔的叩問:

 

  我們為了民主與自由的價值抗爭過了一次又一次,我們還願不願意再為了同樣的理由,再努力一次?

 

arrow
arrow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