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觀後感是針對2017版本重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而寫。

 

(內文牽涉電影劇情及原著等相關著作劇透,未觀看者請斟酌點閱)

 

  衝著眾星雲集,加上經典劇本,身為一個對推理作品愛不釋手的業餘愛好,這次也飛奔電影院了。不過,網路上普遍評價不高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沒有讀過原著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電影相當好看,自然會對謎底驚奇,但有讀過原著、或是早就看過先前經典大衛‧蘇謝主演版本,這部最新重拍版電影的「裂縫」就清晰可見了。

  偵探推理電影有一種先拋小案子牛刀小試的套路,這部電影也不例外,在耶路撒冷哭牆讓觀眾讚嘆了一下白羅的能耐。姑且不論這案子敷衍到我都在想會不會太低估白羅,也曉得「牆上的裂縫」有後續的隱喻性質,但劇本的安排很顯然不打算將白羅的灰色腦細胞用在推理犯人,而是用在把手杖插在牆上,舖設他神機妙算、連犯人逃跑路線都能捕捉的形象。

  ……好像哪裡不對勁啊?

  同理也出現在東方快車的主要案件上。

  白羅的形象跟我的印象有些出入,不過這點倒是無妨,看看小勞勃‧道尼版本的福爾摩斯我也是沒意見,就當作平行世界的偵探就好。然而拉低偵探能力值就有點讓人忍不下去了。

  電影有許多更動之處,我的金魚腦不太好使,就不一一點出了。但是,那個紅色便袍之謎是不是應該要解釋一下?電影更動之後好像出來閃現一下,讓白羅說這是兇手愚弄他、向他下戰帖的挑釁,就結束了,我只得滿臉問號的看著紅色便袍這件事過去成為白羅的回憶這樣。

  對第一次觀看電影的朋友來說這可能不那麼事關重大,但若白羅實際上問話沒問完、誰是誰的誰誰誰都沒查明,就在最後自己砰砰砰地跳出結論來,妳是黛西的護士、你是女僕蘇珊的愛人,妳是不拉不拉不拉,還有不用白羅說自己抖身家的……我是來看偵探查案的啊!這種天下一大五郎的風格是怎麼回事?

  對我來說,最後這一幕揭開謎底的場景非常失敗。撇開沒有顧及對觀眾的公平性不論,白羅怎麼推論出誰與誰有所關聯的,是不是也應該要交代一下?

  當然,這樣推理性質電影本身就不好拍,要拍出偵探的思維難度很高,但以我純粹觀眾的角度來說,只要求偵探的見聞與觀眾能夠共享。但這部電影似乎沒有好好處理這件事。在原著與過去的電影版本中,白羅並非見人就拉去談話,而是安排時間,一對一的請他們來會談。問話都是最關鍵的問題,對日後的解謎非常有幫助,這段場景被這版本的電影版硬生生拿掉,導致後面的證據、線索處理不良,以推理電影來說,這是很大的「牆上裂縫」。

  再來說說白羅本身哪裡不好。

  上面說過這個白羅可以當平行世界的偵探,這真的不打緊。在描繪白羅的人格特質上,前半段劇情來說是讓白羅活起來的,跟印象有些不同沒關係,至少很生動──講求平衡與秩序,那種近似強迫症的要求完美讓人印象深刻,個性怪癖、口音很重,讀狄更斯讀到呵呵笑,都讓人很能跟他親近。

  這個白羅敗就敗在表達感性與脆弱很沒說服力。相較之下,電影似乎比較想要把白羅捧上名偵探神壇(很有趣,全世界都在請福爾摩斯走下神壇,這部電影卻將白羅高高捧上去),而非呈現他平凡為人的一面,這樣的安排讓最後白羅選擇偏袒眾人而非所謂「秩序」與「正義」,也變得沒什麼力道。

  從帥氣的說出「知道真相的只有上帝,以及我」,到被眾人名為「愛」的復仇所動容之間,似乎少了什麼很重要的環節讓白羅改變心意,難道只靠潘妮洛普的幾句台詞嗎?這段最重要的偵探性格轉折被處理成這樣,讓人惋惜與失望。

  幸好,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於是我可以就只看這些戲精們表演,就此忽視哪個角色被改掉了、哪個角色不合理了。他們有些戲分不多,但鏡頭出現時就是演技精湛到令人動容,光這樣就能與上述那些缺點相平衡,你就知道聚集群星對一部注定有所破綻的推理改編電影劇本是有必要的,他們能妝點牆上的裂縫,讓它看起來就像是藝術品的一部份,而非裂痕。

  最後說回來,我還是認為這部電影是好看的,抹去那些被改掉的謎團與詭計,人性的表達(除了白羅自己的),是很深刻而且觸動人心的。

  以「愛」為名的復仇證實人性很多事。

  通常會讓人類起而行動的,並不單單只是恨。我們要記得,恨源自於愛,愛能做到很多事──包含奇蹟、包含地獄般的恐怖復仇。這群人將該班次東方快車的票全部訂滿,沒空出位置、縝密的計畫、就算有了白羅也能互相填補謊言的空缺,幾乎天衣無縫,只為了給已消逝的摯愛一個公道、一個交代,以及讓自己能夠帶他們繼續活下去的勇氣……這安排是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手筆,無關電影劇本,讓人流下熱淚純粹是故事本身素質就好。

  所以要說這版本的電影版有什麼可看之處,我想了想,純看演員飆演技之外,還真的沒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