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大概在一年前或是更早,就已經陸續有消息在網路上流傳,苦苦等候,終於在今年尾末等到了它在台灣上映。我對這部電影唯一挑剔的地方在於中文譯名,也不是說翻的很不動人或是什麼,而是這部電影跟「星夜」其實沒什麼關係,而直接與梵谷有關。

 

 

  它說的其實是梵谷的故事。

  故事背景設定在文森‧梵谷死後一年,藉由一封未寄出的信件,讓觀眾得以追隨亞爾曼‧羅林的腳步,抽絲剝繭,窺探梵谷生前最後的身影,以及其死亡可能的真相。

  亞爾曼,本片的主角,曾經也是梵谷筆下的模特兒之一,亮黃色的大衣猶如一朵盛放的向日葵,他原本只是想送出文森的最後一封信給其弟,在得知西奧也不在人世之後,轉而開始追查啟文森生前的腳步。隨著劇情推移,電影也提出了一個見解──文森‧梵谷可能不是死於自殺,給了梵谷的生命結局一個新的可能性,一個新的想像空間。

  《梵谷:星夜之謎》以一種推理懸疑的手法,讓每一個曾經與梵谷有過接觸的人,緩緩道出他們眼中的畫家。由不同人物的眼光投映出不同角度的文森‧梵谷,時而互相驗證,有時互相矛盾,一會兒讓人懷疑是誰在說謊,一會兒又讓他們展現角色魅力的同時,發揮出對梵谷的緬懷與敬意。

  如同每一次生命的凋亡,活著的人總想知道親密之人的死亡真相。梵谷則不同,他以畫作舉世聞名的同時,也讓世代的人們關注他的死亡。然而,《梵谷:星夜之謎》反其道而行,將他的死亡作為引子,讓亞爾曼調查梵谷為何而死、為何而自殺,卻是透過每一個人物的眼睛、與語言描繪出那個活著的、生動的文森‧梵谷,以此驗證了唐基老爹的一句話:「梵谷不談死亡,總是談論生命。」

  在電影為這起懸案搭起的世界中,它向那些惋惜梵谷的人們,以及那些構築、還原梵谷人生的材料,提供一個新的出口,讓人們更能貼近那一個總是騷動著不安、同時充滿孤獨與愛的靈魂。

  早在電影之前我就讀過梵谷的傳記,在家庭中的曖昧地位或許是造就他後來陷入瘋狂悲劇的主因,我也相信,不少人對梵谷的認識,無非是他割下自己的左耳,或是他自殺在麥田裡。因為這樣的悲壯命運,或多或少吸引了人們的注目,但越深入欣賞他的畫作、對應他的生平,就越清楚,他的天才無庸置疑,只是在他的那個時代,正缺一個能夠欣賞他的人──除了西奧。

  無論高更在文森的生命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無庸置疑地,西奧是文森心上最柔軟的一處角落,這也是電影中試圖勾勒的其中一幅文森肖像。

  這對兄弟的情誼總能讓人動容,甚至讓日本漫畫家積穗畫出了《再見了,魔法師!》歌詠他們的手足之情。他們的二體一心,再一次堆疊出文森‧梵谷的生命畫像,既受生命冷落而煎熬,卻又對生命有著無盡綿延的熱愛,他關注、尊重每一個人物,他在一封給西奧的信上寫著,「我是最下等的人。」然而這是自貶,還是一種在生命洪流之前的謙卑?

  我願意相信是後者。

  也因此,我不願如同世人一般將他列舉在世俗所謂「成功」的畫家行列,或是稱呼他大師、現代藝術之父等等複雜的稱號。每每我看進他的畫裡,發現他燃燒的總是自己的靈魂,而這股被烙印在畫作中的精神如此純粹,才是他之所以會被時間記住的緣故。而他,在世時沒沒無聞,卻仍然無止境的畫畫,他只是一個對世界總有無窮想像的畫家,他只是文森‧梵谷。

  《梵谷:星夜之謎》的壯舉不只在它給了解讀梵谷生平新方向,還在它的製作技術。除了號召上百位畫家純手工繪製出這一部動畫電影,它也再現了梵谷畫作中每一筆獨有的筆觸,替它們注入生命、注入故事,帶著我們走進畫中世界,藉此,也引領我們走進梵谷的最後人生。

   毫無疑問地,這部電影同時也是一部令人驚豔的美麗藝術作品。

 

 

  在這部電影中重生的還有音樂。關於梵谷的歌曲,還有多少人記得Don McLean演唱的那首經典作品呢?Lianne La Havas以溫厚微暖的女聲重新演繹了「Starry Starry Night」,唱出了文森‧梵谷孤獨的反面──他相信,他堅持,或許他也愛著,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還要熱切地看著這個世界的萬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