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自首,其實我是在「鏡文學」的網站上讀完的。對,我就是那個跑去留言搭訕人家的傢伙,我一直好介意鏡文學沒問過我,就把留言截圖丟到粉專上曬,害我覺得有夠丟臉早知道就不要去留言。好的,碎嘴結束,進入正題。

 

(本文牽涉小說劇透,未閱讀者請斟酌點閱)

 

  《鎧甲館事件》,光看書名就有種與綾辻行人「館系列」致敬的意味,然而,我沒有讀過館系列的任何一本作品我超弱,這種以奇異建築為主題的推理小說我讀的大多都是華文推理作家的作品,除了林斯諺的山莊系列外就是冷言的這本了可見我讀的推理小說真的不夠多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謎團不只一個,而且層層堆疊、環環相扣。

  鎧甲館內橫跨二十年的兩起命案皆與密室詭計息息相關,雖然第一個密室的設計讓人有些失望──一旦涉及密道的存在,密室就失去了驚奇感,同時卻也帶出了「鎧甲館」之所以被稱為鎧甲的由來,以及曾經發生在這裡的家族人倫悲劇。

  密室被沒有因為如此而失去存在的必要,兇手的殺人動機即是建立在這個密道之上。也因此,《鎧甲館事件》的重點並不在密室的解謎上,密道的存在才是本體。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在於其後設的書寫方式。

  讀者所看到的故事呈現,實際上皆是案發事主吳瑞祥等人撰成的小說,也就是說,這本書在「間奏曲」的章節時會脫離鎧甲館事件的時間線,造就非連續時間線的特殊模樣。會這麼設計的原因,無非是要帶出另一個謎團:吳瑞祥在歷經爆炸事件之後罹患的臉盲症,原來他一直等待的欣霓近在眼前。這樣的設計充分營造了故事的意外姓,補足了密室存有密道的遺憾,同時也讓整本書在時間與空間的層次上加深、拓廣開來。

  無論謎團到最後是否讓人覺得意想不到,《鎧甲館事件》所帶出的不僅僅是本格推理而已,鎧甲館所處的那個時代背景,九份那個地方,卻是屬於台灣的。在讀著的過程中,並不會覺得自己在讀日本作家的哪本作品,而是真實的意識著這本是出自台灣的密室推理小說。

  這樣的閱讀體驗個人很喜歡,也很期望往後台灣本土推理也能有這樣、或是更超越這樣的在地感。

  最後,忠信伯這角色或許是時代造就的悲哀,但是,他殺了梁興富私生子的動機一直讓我覺得突兀。若然要對比出忠信伯是為了女兒而非遺產殺害梁興富與梁政亭,那麼「抱持著一絲繼承遺產的希望」殺害私生子就有點奇怪了。這是除了密道之外,另外一個我覺得安排上比較可惜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