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真人電影,因著對動畫非常有愛的關係,還是在MOD上點來觀看了。演員外型與氣質必然與動畫有些落差,但原著體質好在改編真人電影中可見一斑,再加上演員的演繹並不算不自然,觀看體驗整體來說還算是不錯。

 

(本文牽涉電影、原著與改編動畫相關劇情,請斟酌點閱)

 

  電影前半段為了讓奉太郎的才能驚艷觀眾,安排了兩個小謎題牛刀小試,也宣告這部電影的推理模式,偏向依著少數有形線索來做邏輯推演。這樣的方式有高機率出錯,事實上,在試圖解開「冰菓」之謎時,奉太郎第一次的推理就出現了漏洞,是之後找了系魚川老師驗證,才真正還原出「冰菓」與「溫柔英雄」的真相。

  但《冰菓》的企圖心不在用炫麗奪目的謎題吸引觀眾目光。

  奉太郎不斷表示「重點不在真相為何,而在讓千反田信服」就能看出,推理的嚴謹度並不是作者在創作時的第一考量,重點也不在凸顯偵探的機智與敏銳,而是想藉著這些謎題,尤其是一個與周邊朋友相關的陳年謎題,探索人心的正反面相,並且試圖釋出最大的善意,邀請觀眾一起學著擁抱身邊的彼此。

  這是過去我曾寫過的不正經動畫觀後中不曾提過的,《冰菓》之所以好看的地方,也是日常推理之所以迷人之處,它們更接近我們實際的生活,大小謎題的背後總有因果,帶來的不只是故事讓過客聽說而已,而是更加深刻、更加活生生的情感共鳴。

  經由千反田的委託,總是在各方面節能的奉太郎,開始接受生活中的人事物介入他的小世界,他仍然認為自己的高中生活只可能是灰色,但不可否認,灰色作為一種色彩仍然可能影響他人、或被他人影響。而,如同第一個影響他的人是千反田,觀眾所能看到第一個影響奉太郎的事件就是千反田的舅舅──關谷純之謎。

  奉太郎一行為了復甦古籍研究社的社刊傳統,也為了給千反田的童年回憶有個解釋,從各種蛛絲馬跡中,還原出學校文化季之所以被稱作「KANYA祭」的始末、發現只有體育館是唯一老舊校舍的原因,也找到「冰菓」之所以叫做冰菓的真正意涵。

  人們稱關谷為溫柔英雄,不斷在校報、社刊上留下他的歷史足跡,甚至頌揚他,可說是一種集體的補償心態──學生將無關的他推出去,讓他承擔所有的學運暴動,關谷的象徵是溫柔,反面卻是集體沉默,不僅諷刺,也讓人對關谷的遭遇感到不捨。

  這一切能帶來共鳴,並不是因為它具體或直接描述出關谷的心情,而是藉由追尋線索時,逐漸拼湊出Ice Cream背後的「I Scream」,以間接的方式還原關谷當時被退學並不是出自自願、更無法說得上是學運中學生方的光榮勝利,時代的無奈全部濃縮在一位平凡「英雄」身上,深刻勾勒出謎底真相,讓人感動。

  另一方面來說,「冰菓篇」竟也顯現出歷史還原的意涵。

  KANYA祭、冰菓都是數十年前關谷純事件所留下的痕跡,集體記憶被光陰帶走,若不是奉太郎等古籍研究社的社員深入挖掘,或許關谷純的犧牲將永遠被埋沒在歷史漩渦之中。反觀我們本身周遭,難道就沒有被遺忘但卻重要無比的事嗎?或許應該說,真正重要的事,似乎都被藏在被歷史遺忘的角落裡。

  無論是個人、或自身家族,大至國家重大歷史,皆然。

  說到這裡,電影承襲的正是原著優良體質。

  其實我也沒讀過原著,不好評論電影在角色的刻畫上與動畫有些微差異,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奉太郎的節能生存法則在動畫中比較偏向對事事沒有興趣、懶得回應,是出自懶惰,但電影的演繹方式卻讓人覺得奉太郎是不屑花時間在無趣的事情上;真人電影的千反田當然在展現「我很好奇」的時候不會閃閃發光和開出朵朵鮮花,雖然還是會強迫奉太郎坐推理滿足她的好奇心,但更多時候,她表現出的是內斂而穩重,不確定這樣的對比好還是不好,至少我個人看起來還是挺自然的。唯一不太自然的地方大概就是摩耶花的兇悍變得有些不可理喻,加入古籍研究社的契機也很突兀,與動畫之間的差距較大。

  選角真的沒有不好,大抵上是角色詮釋的方法與動畫不同。君不見齊藤由貴還是很棒很完美啊對不起我是由貴姐姐腦粉。說什麼真人選角讓人幻滅,其實不至於啦,重點是故事本身還是一樣精采,光這點,對於真心喜歡這系列的粉絲真的沒什麼好幻滅的。

  整體而言,我還是覺得真人電影挺好看。

 

arrow
arrow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