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期待這本自傳會看見理論思想之外、較為居家生活的榮格,可能讀者就要失望了。

 

 

  即使《榮格自傳》並未收錄於榮格全集中,顯示其地位並不在榮格所定義的學術工作範圍內,書裡也的確收錄了榮格幼年、學生時代的經驗,我們卻很少看見他提及家人、同學或朋友、男女關係甚至妻子,除了那些帶給他劇烈深刻影響,以至於在他人生發展方向上具有決定性存在的人,如他的牧師父親,如弗洛依德。這大概算是呼應了書名的副標──「省思」這的字眼本身就帶著內傾取向,並且給出本書內容將聚焦於內在真實經驗的提示。

  其實榮格的自傳內容大多可以在後世榮格學派的相關書籍裡翻閱到,因此有很多內容對我來說已經不那麼新鮮有趣。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最後幾個較不為人提及的章節。

  比如〈旅遊〉,我覺得這一整個章節很有意思。

  除卻我本身對原始神話、文化也很著迷,在這一章節讀到的異地傳統讓我眼界大開之外,也可以從中讀出榮格對旅遊、對這些異族文化的心思。他嘗試在異族文化中尋找足以支持他理論與思想的線索與脈絡,勾織心靈地圖若為天職,必先擁有涵納異族與未知事物的勇氣與視野,思考、反芻、消化,始能蘊含出新的概念。這正好勾勒出榮格對這些事物執著與好強的同時,也足夠柔軟地藉由它們反思回自己身上。

  在這段落中也頻頻看見他是怎麼替自己解夢,並且強調,夢境中很多元素的解讀必須依靠解夢者的博學,才能探究其意涵,隱隱之中與榮格決定出門旅遊的目的相符合;另一方面也提及,夢境所呈現的意涵有可能是預知性的,少年時期做了某個夢境,或許在中年時期的另一個經驗中才被喚醒,那時的迷惑要到這時方有解答,不僅道出集體潛意識超越時空的性質,無形中也點出,智慧除了積極追尋,有時也要懂得被動等待才能獲得的道理。

  總體而言,榮格向外追尋,實則也是向內探索。這也算是應證現代人曾經流行過的「藉由旅行尋找自我」的說法。

  撇除過於玄妙的〈論死後的生活〉與〈幻象〉兩個章節(可能我還未成熟到能理解的境界),〈後期思想〉章節中提及神話、宗教與原型的重要性,承認這些如今被劃分為非理性、非科學的人文產物,是建構人類生活、人類社會價值的骨幹,然而,在當代以及相對於未來的現今,神話與信仰只會越來越被忽略,預言式的文字給人警醒,也多處與羅洛‧梅在《哭喊神話》中提出的見解相互呼應。

  本書尾末附錄收錄了幾封信件,證實了一些乍聽之下很像茶餘飯後八卦的歷史事件。在看到這些信的內容之前,我對弗洛依德與榮格某次對談中的插曲還半信半疑。雖然弗洛依德在某封信中仍然選擇否認潛意識能夠影響物質世界的可能性。

  

  在讀這本書的期間,曾經一度因為自己的一事無成而開始自卑、焦慮與煩躁。有幸在朋友們的指引開導,以及這本書的閱讀體驗之中恢復了過來。

  我在書中讀到這一段落:

 

  「只有知道真正重大的事物是否是有限的,才能避免把興趣集中在徒勞無功的活動,或沒有真正意義的目標上。因此,我們要求世界承認我們的才能或者我們的美就是個人的財富。人愈強調虛假的財富,對本質的東西就愈遲鈍,他的生活也愈加不能令人滿足,因為他只有有限的目的,他覺得收到限制,因此衍生出羨慕和嫉妒。」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p.402(張老師文化)

 

對當時的我來說正是一塊浮木,將快要滅頂的我從湍急的河流中打撈起來;也像是當頭棒喝,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往哪裡航行,也將光陰浪費在虛假的、無用的事物上。這段話正好幫助我更看透我自己,接近更真實的自我。

  無論如何,這本書除了簡易的闡述榮格畢生的研究成果與思想之外,仍有非常多有趣的內容,能夠激發讀者對他、對潛意識、對夢的想像。若能進而促使人們也踏上追尋與探索之路,那麼榮格其一生的努力便有了意義。他說,

 

  「人是一個事件,它無法自信評斷自己,是好是壞,得由他人來判斷。」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p.158(張老師文化)

 

  或許我們也未曾能以有限的知識與瞭解來評斷榮格,但他的一生的確像一面鏡子,靜靜地映照出每個人的臉孔;也像是狂風暴雨中的一座燈塔,指引著船隻歸港的方向。他說自己的人生就像是潛意識的故事,也認為自己的一生早已命定他要去做這樣的追逐,終生承受著不被學術圈子接受而排除在外的孤寂,我認為他確實貫徹了心靈探險者的使命,無疑是一位當代心理學英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