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在2014年《星際效應》上映之後,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討論,因緣際會,我才會知道這部電影的存在。《雲圖》的重點並不放在討論時空是否可以多個並存,而是將每個時空、每個故事,以精巧而且讓人驚奇的方式串連在一起,它們互相獨立,卻又有著微弱的相關性。

 

(本文牽涉電影劇情,未觀看電影或是原著小說者請斟酌點閱)

 

  《雲圖》中總共有六段故事,每一段的時空背景皆不相同,也不並行,可以視作一個時間軸上的六個片段被打亂之後交錯呈現,也可以將每一個故事都視作平行的時空,而這六段故事交錯的過程中,彼此獨立又彼此相關的微薄「因果」才是《雲圖》試圖表現的。但也因為其錯綜複雜的表現方式,不僅將自身隔離在普遍的電影觀眾之外,甚至影響到它的商業發展。

  這部電影的票房並不亮眼,即使在原產地美國亦然。

  電影開卷便非常不客氣地連續丟來六個故事的開頭,這樣的呈現方式當然會把觀眾嚇壞,連《星際效應》都只敢玩兩個時空交疊,也沒有一次性地丟兩個時間軸給觀眾,而《雲圖》完全不考慮觀眾消化時間的六管齊下,這大概是我薄弱的觀影經驗以來,看過最狂的鋪敘手法了。

  不僅如此,《雲圖》除了在這六個故事之中不斷地以物體、人物的外在特徵或過往事蹟在互相應證之外,電影劇組甚至讓同一組演員分別飾演這六段故事裡的不同角色,而這能衍伸出的意義是更加的深遠。

  我們可以在2144年的近未來南韓裡看見複製人星美與鄭海濟相愛,感情卻因著更偉大的理念而無疾而終。但同一組演員在1849年的歐洲的故事最尾端現身,他們結為連理,並且為了相同的理念牽起了對方的手。

  同樣的例子我們可以在1973年的近代看見女記者追查著一樁謀殺案,因而與核電公司的工程師有了接觸,甚至工程師對女記者一見鍾情,最後卻因著兩人正在探查的真相而一人喪失了性命,但同一組演員卻又在2321年的末世未來相遇,沒有一見鍾情而是不信任的猜忌,卻也是逐步地在發掘世界真相的同時,互相珍惜對方。最有趣的是這組分別是湯姆‧漢克斯與荷莉‧貝瑞的配對,在2012年的詼諧故事之中雖擔當了不重要的配角角色,卻仍然有在派對上相視而笑的神奇場景。

  每一個故事都能找到它們互相相似的段落節點,而在這些轉折或是細微情節上,藉由故事的切換與人物的對照,讓觀眾更能感受到該段落想要表達的思想,並且擴大共鳴感。

  我真的很難跟各位解釋這手法的微妙之處,必須由客官們親自的去體會。

  《雲圖》不被侷限在單一類型之中,它可以是近代的懸疑推理、可以是一段藝術家的愛情、可以是寫實歷史,可以詼諧幽默,可以反烏托邦的追求自由與人性,可以是人類外求著生存空間的地球末世等等,但它們終歸都是在敘說故事:人、愛、生命、自由、善惡甚至是我們自身。

  它並不像是一些影評中寫的想要表現佛家用語中的「因果」與「輪迴」,而是在世界與人類交織出的巨大集體潛意識中撈取那些正面向的抽象概念或是事物,並且期許它可以在觀眾的心裡發芽,像電影最初始與最尾末那個說著故事的老人一樣,將之流傳下去。

  《雲圖》說的其實就是身而為人的故事。

  我相當喜歡電影中星美451說過的一段話:

 

  "Our lives are not our own. From womb to tomb, we are bound to oth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by each crime and every kindness, we birth our future."

  「我們的生命不僅屬於我們自己。不論前世今生,我們都跟別人的命運聯繫。我們的每件罪行、每件善舉,都造就了我們的未來。

  

  這大概就是《雲圖》的最終極宗旨了。

 

  在最後稍微聊聊配樂。

  那首作為貫穿全劇的「雲圖六重奏」其實並沒有很突出,它的功用僅在於給觀眾一個可能的起點,這六段故事都是來自1936年的年輕作曲家的腦海,他在創作這首組曲的時候,幻想兩位主角不斷相遇的其中六則故事。

  最主要貫穿全劇的主題配樂並沒有一個正式的曲名,或許它就叫做Cloud Atlas吧。這首主題曲意義非凡,與電影搭配真的是無與倫比。

  關於《雲圖》我很難詳細的闡述說明每個我喜愛它的每個細節,要我形容,我會說它是一個自成宇宙、自己有著自己的彩蛋的精采電影,只要找對方式觀看,它就可以觸動人心的最深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