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很難明確的闡述我讀完這本書後的情緒,因為真的五味雜陳、相當複雜。

  本書故事背景特地選在一九四六年的台灣,正是那風雨欲來的空白時期:日本人剛走,國民政府正要抵達。

  對照起陳舜臣的一生,正好一九四六年陳舜臣返台,短暫居住了三年半後,二二八事件過後台灣社會氛圍越加凝重,他選擇回到日本神戶,不曾再回到故土久居,一生在台、中、日三方之間流浪。

  《憤怒的菩薩》不僅是一本簡單的推理小說,它承載著的是陳舜臣一生對台灣的鄉愁。不論是描寫廟宇、氣候甚至到土壤的氣味,都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書裡每一次呼喊「台灣」,都有著沈重的重量。

  這讓本書成了兼具文學性與推理性的奇特著作,成書年代雖遠,現時讀來卻仍然有本土在地感──長輩或許都知道坐落於三重新莊(後續有人撰寫文章,證實菩薩庄位於現今新北是新莊地區)的菩薩山在哪裡。

  而它是真的,並非構虛構。

  在推理方面,這本著作可以說是相當緊實、環環相扣,行文步調沉穩,以腳色對白推進劇情,並拋出伏筆與線索,雖有些慢火,卻也因為如此,後面的戲劇張力才顯現出力道。

  而在文學層面,作者以特殊的手法作為隱喻與象徵,以一種預言的角度描寫兩列擦肩而過的隊伍,一列送葬已逝的台灣青年,另一列則是即將被遣返的日軍隊伍,而在日軍的隊伍裡,日方的大佐與中國的少將並肩,「兩人的體型雖然不不同,背影卻酷似得令人吃驚。」陳舜臣藉此簡單的敘述,揭示了台灣之後的命運。

  無論以歷史脈絡、或以純粹文人對鄉土的關懷觀之,《憤怒的菩薩》不只是憤怒,而且還相當哀愁,它被揉進了台灣這七十多年以來,一直化解不開的自我認同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