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寫原聲帶了,覺得好生疏。

  這次想寫的這張《名畫的控訴》原聲帶,你沒看錯,又有眼熟的名字了,難怪我電影看著看著眼眶都有眼淚打轉,最後都會被配樂推一把,然後爆哭。

  電影《名畫的控訴》我完整前後細細地看了三遍,每看一次就有更深一層的、強烈的對於我們應該熟知歷史、推動轉型正義的重要與必要性。

  整張原聲帶分成幾個面向:最一開頭的幾首曲子充滿古典的藝術氣息,奧地利的文化優雅嶄露無疑。其二呈現了二戰期間被納粹佔領的奧地利背景,因此帶著緊湊、甚至恐怖、令人害怕的低音編曲。其三是女主角Maria的內心描繪,而這第三種面貌可以聽出第一種的優雅,還聽得出因為第二段而帶出的那種迷惘、失去、堅強等等的味道。

  曲目四的「Restless」等同於是在電影前半段的開場白。典雅、輕柔,我們看到Maria的姑姑,那個穿金色衣服的女人。隨後才是展開Maria在美國的現代,以及後續一連串為了追憶的故事。

  曲目五的「Maria Altman」是一首很美麗的人物側寫,甚至是曲子上的伏筆,給了聽者一個結合米蘭‧海倫演繹出的外表剛強,內心卻柔軟、乘載無數故事的Maria。這首曲子讓人印象深刻,不斷的出現在電影前幾段,試圖打動Randy協助取回畫作的那個女子身影。

  接續著的曲目六「The Belvedere」可以說是這首曲子的延續,承先前面的美國場景,中段的提琴等弦樂的旋律,啟後二位主角抵達維也納的故事情節,順利的接上曲目七的「Vienna」。融合現代配樂手法與古典樂器的美,是這張原聲帶的一大享受。不過曲目六的後半段,嗯,季默的個人風格跑出來啦,單聽曲子還以為我上了外太空呢(笑)。

  曲目九的「Open the Door」,記得沒錯的話,開頭的大提琴是Maria父親的演奏,接著的是納粹佔據奧地利歷史的回憶片段。原聲帶在這個面向嶄露的黑暗壓近的緊湊感,個人也相當喜歡。曲目上是打開門,看見的卻是不太對勁的事,而這就是當時的那個時代。一直到曲目十二都是屬於那段記憶的曲子,黑壓壓的,喘不過氣的,有逃跑的段子,有害怕的段子,畫面鮮明的浮出,一個猶太家庭被輾碎的過程歷歷在目。

  曲目十三「First Hurdle Down」大抵是Randy終於開始正視自己的血脈,以及承擔在肩背上的歷史重任。這首曲子我滿有信心的可以說是季默大師的傑作,層層堆疊的配樂手法,緩慢但精緻的背景烘托出主旋律的美妙編曲,要不是他,那就是馬汀掌握到了季默大師的精髓了吧 (誤)?

  我個人無論是電影或是原聲帶,最喜愛的都是在最後面的幾段轉折與收尾。原聲帶倒數第三首,曲目十六「Final Testimony」是電影中兩位主角的最後一次嘗試,看能不能讓Maria的姑姑與他們一起回家。緊湊的張力很適合最後一戰的氛圍鋪陳,搭配電影情節根本完美。

  不過整張原聲帶最美麗的,都抵不過最後這兩首曲子的故事力道。

  曲目十七「The Language of Our Future」與曲目十八「I Lived Here」我每聽都一定哭。曲目十七,是Maria打贏官司後,回想當初要逃離奧地利前,與爸媽的道別。曲目名稱取自她父親對她的對白,他對著女兒說著英文,說這是他們「未來的語言」,期望女兒與女婿可以平安到那個自由的國度,並將自己餘生的願望都寄託在Maria的身上。這段道別相當感人,那是無奈必須分別的時代,痛、卻仍然願意面對陽光的堅忍人們,每一道靈魂與身影都含在這首曲子之中。

  曲目十八,則是電影最後一幕。Maria終於踏進了舊時在奧地利的家,終於可以擁抱那些帶著殘酷的傷口的回憶,疼痛,卻溫柔。她在那裡看見過去和樂圓滿的家,屬於她的回憶在這裡跳著舞,而她的心終於也找到歸處。

  不僅電影完美,原聲帶也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襯托出這部電影所有的故事、靈魂、歷史、感動。《名畫的控訴》時時的在提醒我,或許那些歷史的疤痕並沒有直接劃在我的身上,但是在歷史洪流之上,沒有個人,只有歷史與血脈。我們無法一個人承擔起那些傷痛,但若我們全體願意一起將它背起,那麼那些被「家」傷害過的先人前輩們,或是他們的遺族,或許就能再次溫柔的擁抱他們的家了。

  最後,這張原聲帶非常適合使用加重低音的耳機聆聽。或許是因為Maria的父親會拉大提琴,因此在配樂上時不時都有很多的弦樂搭襯,大提琴、低音大提琴襯出的那種歷史洪流感,很美。它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種劇本,我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屬於我們的故事,而它的旋律雖然只有一種,但聽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聽完原聲帶後,帶著滿滿的感動的我,又要去把DVD挖出來啦。

  電影中提到,年輕人時常遺忘東西。我說,是的,但有一種東西我們必不能忘,就算忘了也要將它追尋回來。它是潛藏在我們血脈中的故事,潛藏在土地裡的故事。 這就是這張音樂,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深切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