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作者名,古色古香的書卷名,光是看封面就有種吸引人翻開它閱讀的迷人香味。

kasou  

  這是我對連城三紀彥及《花葬》的第一印象。

  我得承認,有時候我買書完全是靠感覺,所以很常買到地雷(艸)。當時買下《花葬》時是正好獨步當月將它上了架,並且大力的廣告宣傳,拿到手上時也並沒有感覺到它有什麼獨特的魅力,更別說有什麼期待,只覺得大概是那種有幽淡花香類型的推理小說吧。

  或許我這麼說有人會不同意,但是當我翻開看了第一篇短篇時,我被文學與推理並存的和諧給震懾了。即使推理不是本格要求的複雜謎題,但是推理的味道仍然是有的。更令人吃驚的是,書中對每一個詞句的文字雕工之精細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但又不是只有華麗的詞藻,每個意象對照的角色皆十分恰當,賦予了人物生命讓他們栩栩如生在讀者的眼前,無論是哀愁、深愛或是內心幽暗在那些看似浮華的文字帶領下,卻顯得更為真實。順帶一提,說真的,這是我目前看到翻譯翻的最好的小說,雖然有少許錯字,但是可以將日本和歌和那些字句翻成如此有韻味的中文,真的是太強大啦!姿君姐姐加油~(你誰

  要我說的話,《花葬》收路的各個短篇猶如書名,美麗花綻背後終有凋零的墓葬,以短暫的生刻劃永恆的死,猶如在花叢之中能嗅到泥土中腐朽的味道般。但是雖然腐朽,卻也襯托出燦爛卻又凋朽的繁花之美。

  雖說《花葬》在每篇短篇之中有個擔當主軸意象的花,讀來應該要百花繽紛,卻也因為作者筆墨下的世界如此,因此可說是篇篇都是白色,而我認為「白」便是這本短篇集通篇的共同點之一。

  以下就《花葬》所收錄之八篇短篇來點小感想:

 

◎ 〈藤之香〉

  做為《花葬》的開卷第一篇,可說是相當精彩動人的一篇。謎團雖然簡單,卻以一串白色藤花和一個瘦削的無言背影,牽動了人心深處的一份情感羈絆。除了寫出生為那個時代的女子無法為愛情自由,也寫下那個時代人們在無奈絕望之下,仍想為他人盡一份心力的微薄希望,即使是殺人,也想就人脫離困境。而這一切都由一道沉默的背影承擔。

  篇中的主角最後發現的真相,他選擇以背影沉默的相送,以一篇短篇文學來說真的是個相當有迴盪腦海的效果。

◎ 〈桔梗之宿〉

  但是如果以為〈藤之香〉已經是本書最顛峰那就錯了。

  以描寫初綻青春便淪為腐朽之花的少女為主軸的〈桔梗之宿〉,猶如白色的桔梗被操縱在黑衣操偶師的手中逐漸凋零。是的,這篇的「白」是「死寂之白」。因為一起命案而和一個其貌不揚的青年警察相遇的流鶯少女,本以為自己的人生終將在那些猥瑣男人的手中凋零,卻因為那位青年而開始有了綻放的欲望。

  除了桔梗的「白」,這篇還有另一道火焰的「紅」。

  少女選擇以重現戲曲來表達自己的愛慕,最終仍然因身不由己的哀愁而死去,像是要以最後一口氣闡述著深為木偶的一生,她也曾經燦爛的綻放過,猶如普通的少女般。

  這一篇雖然推理的成分不多,卻在種種比喻的意象表現上卻相當美麗。花和少女,很美卻也很短暫,這種淡淡的無奈從文初到文末,在讀者不知覺的情況下滲透到骨髓之中,最後為花的凋零惋惜而久久無法平復。

  我想,說這篇是上乘之作也不過分吧。

◎ 〈桐棺〉

  這一篇雖不及〈桔梗之宿〉帶給我的震撼,卻也是相當精彩的作品。象徵著無法以愛情成全,只能以仇恨相繫兩人的「桐花之白」,讀來煞是苦澀。而故事中的「桐棺」除了象徵一個極道的衰亡,更是劇中男女二人之間情感的死。

  除此之外,桐花的另一個意象便是「替身」。無論是找上流鶯錢都要灑上桐花、亦或總在次雄沾染桐花香歸來時加以侵犯的貫田,或是在和次雄翻雲覆雨之前都要將其右手綁起的喜和,都將次雄視為替身。

  所以啊……次雄拜託你苦悶點行不,我都替你看不下去啦!

◎ 〈白蓮寺〉

  這是著實貫徹回憶有時會如夢似幻的經典篇章,更是將敘述性詭計揉和進文字意象中的最佳範本。

  為什麼這麼說呢?或許也有可能是我看的推理小說不多才會有如此的錯覺。敘述性詭計大部分來說,都是作者行文時施加在文章中的小伎倆,若是遭到揭發,或許對於通篇文字來說是突兀的,但是〈白蓮寺〉卻是逆向操作,是以文字構築的純天然敘述性詭計。因為這是以夢和記憶殘留的命案為主線在進行,誰也想不到夢和記憶處處矛盾的主人公便是詭計的本身吧,這不就是純天然嗎?(狡辯)

  但是我想這篇之所以美麗並不是在敘述性詭計(我想《花葬》一整本都不是美在什麼詭計和手法),而是在白蓮所象徵的「虛實與謊言之白」。以白蓮掩蓋屍體的母親,為了所愛和流淌摯愛鮮血的孩子,不惜殺人,並且以為私生子鋪路未來而大費周章,費盡心思。即使謊言帶來的是需要更大謊言來遮掩的殘缺現實。

  我想這就是最極致的愛情了吧,浪漫的背後卻是充滿黑影的深淵,這種反差的帶出來不完全卻又完整的愛情,

◎ 〈返回川殉情〉

  若說《花葬》是以美麗的詞藻堆砌而成,那麼其中的代表作肯定非這篇〈返回川殉情〉莫屬。以幾首和歌做完串連的絲線,一步步的接近殉情的真相,以寫作手法來說是最上乘的呼應法,更不用說那代表即將凋零卻絢麗至極的菖蒲之白。

  「薄命蘇生花,今日回魂明日逝,只為須臾一朝陽。」闡述的是一名歌人為了讓自己的歌發揚光大的內心深沉,重得苑田不得不以重現和歌意境的方式來達到那足以燃燒自己生命的歌境,深愛著他的兩個女人雙雙為了他而死,就是他那薄命蘇生一日的罪孽吧。

  讀來有點戰後無賴派的頹廢,卻又多了一份華麗的墮落感,是文學性致高的推理作品。

◎ 〈花緋文字〉

  不同於前幾篇的人生無奈感,或是至情至愛而生殺機,這一篇讀來就是純粹的黑,其中以三津集山茶花的白來襯托其兄的虛榮。雖然我對這篇的評價不很高,但是在看到三津那句「這麼白,真可憐」的時候,的確內心被大力的震搖了一下,當下覺得不妙,這山茶花的白就是那個象徵的「白」,在紅中的唯一之白孤單可憐,卻是至純至真的象徵。

  即使三津身為藝妓,卻以白山茶做為她的意象,也可以說是諷刺至極。

◎ 〈夕萩殉情〉

  和〈返回川殉情〉一樣以殉情為主題,但不同之處在於〈夕萩殉情〉的濃厚情感,以及通篇瀰漫的那種薄暮之白。若〈返回川殉情〉的白是短暫活著的憑據,那麼〈夕萩殉情〉的白便是與死亡的距離。

  而這篇的手法相當現代,但是卻不如現代複雜。或許是因為著墨於男女主角的那份深厚愛情,因此就算不在場證明的詭計相當簡單,卻也因為那份簡單襯托出御萩暗殺的決心。

  御萩和但馬兩個男人對於夕的心思都不單純,前者為了潛藏在但馬家獲得情報,最後利用殉情完成暗殺的詭計;後者利用暗殺獲得掌權的權力。御萩真的愛夕,所以才愛到願意和夕殉情,而身體裡流著有志之士的血脈也得以伸張,若從這角度看,御萩也是個壯烈的角色。

  以整本來說,這事在我內心中排行第三的好作。

◎ 〈菊塵〉

  做為《花葬》最後一篇,說不上是好壓軸,卻也還可以接受。

  像是要繼承上一篇御萩的那份革命情感,〈菊塵〉中的桐田節同樣被血脈所束縛,為了身體裡的武士之血不容被父親所恨的血緣所玷汙,不惜和別的男人留下子嗣,也不惜弒夫。

  是一篇被肅殺之白和血脈之白所包圍的壯烈作品。

 

  講這麼多,總之就一句話,「傑作」!大推!

  以上(結尾真得有夠敷衍,最近趕社刊專題趕到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滄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